中国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新应用新体验新消费
2023-04-11 10:21:30
来源:中国发展网
虚拟数字人“易小安”不仅能主持演讲,还能与现场观众互动;用手机点一点,就可以在线“修长城”;思念逝去亲人时,只需要打开手机,就能与他们实时“对话”……
这是记者于正在举行的2023青岛数字文化应用发展大会上看到的场景。业内人士表示,中国正不断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发展,催生文化产业新应用、新体验、新消费,为数字中国、文化强国建设蓄势赋能。
智慧文博、数字场馆、景区AR导览……总部位于杭州的海康威视通过数字技术,为文旅管理等提供了丰富的“智慧”场景。“比如,我们开发了数字场馆,客户可以沉浸式地‘看到’场馆内外的场景。”海康威视工作人员邵宁说。
这些文化新应用的背后是不断发展演变的数字技术,随之而生的数字文化应用场景,也给文化生产和体验方式带来了深刻变化。
在青瞳视觉(深圳)科技有限公司展区,一位工作人员身着布满远红外反光点的特制衣服和鞋子,在展区中央做着各种动作。大屏幕上,一位虚拟卡通形象正重复这位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。
“工作人员身上有53个不同位置的远红外反光点,分别对应头顶上方不同位置的摄像头,通过光学动捕技术,将真人的动作‘搬’到屏幕上。”青瞳视觉(深圳)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黄威说,这种数字技术可以用于拍电影、制作动画或游戏等。
想随时随地“看到”“听到”已故亲人的音容笑貌并与他们“互动”?天津白马星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,科技人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制作的AI数字人,成功地实现了这一愿望。
“把已故亲人的照片、视频、音频等输入到系统里,系统就会根据这些素材的特点,生成相对应的语言、图像等,打造一个已故亲人的数字孪生生命。”公司品牌总监冯熙尧说。
越来越多数字文化新应用的出现,给人们带来更丰富的社交互动体验。
用手机滑动几下,就能沉浸式地“逛”恭王府,如果对某处古建筑感兴趣,还能高清放大;用鼠标点几下,就能通过数字全景影像实现故宫资源管理;只需一个电子屏,就能在赵孟頫的书画展览中“溜达”一圈……这是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利用数字技术制作的“数据可视化管理驾驶舱”。
“我们注重深度挖掘、释放数据能量,助力文博机构、艺术机构、艺术院校,以科技之眼探索新世界。”雅昌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刘雨霏说。
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正助推数字文化新消费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12月,中国网民规模达10.67亿;即时通信、网络视频、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分别为10.38亿、10.31亿、10.12亿,分别占网民整体的97.2%、96.5%、94.8%。
腾讯公司副总裁刘勇表示,年轻消费者的文化归属感和国潮认同感愈发凸显,十年间国潮搜索热度上涨五倍多,以沉浸式、强交互为特征的数字文化消费需求与日俱增。
据了解,腾讯曾和首都博物馆联合举办“互联网+中华文明”数字体验展,打造沉浸式的交互创新模式。展出50天,全网传播曝光量突破2.2亿。此外,《和平精英》将“科学1号”海洋科考船数字化植入到游戏内,超过2000万年轻人在游戏内参与海洋文化科普活动。
近年来,以网络视听、在线展览、在线演艺等为代表的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,数字文化消费规模持续扩大,呈现出供需两旺发展态势。
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2年,中国数字经济持续保持较快发展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.1%;全国网上零售额137853亿元,比上年增长4.0%,为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作出积极贡献。
- 内江高新区打造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 集..
- 科技革命倒计时?谷歌高管预言:量子计..
- 大模型再下一城!京东云言犀发布“AI..
- 大模型商业化,营销率先突出重围
- 健民集团荣获营销金奖:以音乐之旅,探..
- 从“文化符号”到消费共鸣,ubras..
- 世纪华通获2024雇主品牌创意大赛三..
- 上海第三季度零售物业迎来大量新增 标..
- 浙江宁波:数字引领 绘制新质生产力壮..
- 牵好“牛鼻子” 做强牛产业 锅圈单品..
- 美国金融科技公司Linker Fin..
- 2024数博会发布10项领先科技成果
- 加快科技成果走向市场
- 二次元IP成联名首选,美妆瞄准“小圈..
- 有道发布2024Q2财报:在线营销业..
- 抢抓市场新机遇 国货服装品牌布局电商..
- 进出口银行助力光谷前沿生物技术产业集..
- 气候科技平台Doconomy完成A轮..
- 值得买科技2024战略发布:全面AI..
- 厚植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优势 引领带动区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