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828111947
当前位置:领登网  -  本地文章  -  开店

“酒吧”海伦司谋上市:“摊大饼”三年欲开店2000家,在手资金0.24亿需求9亿

2021-05-18 19:19:05

来源:搜狐财经

出品丨搜狐财经

作者丨魏茹

海伦司小酒馆,年轻人眼中的“夜间星巴克”,于日前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。这家占据00后大学生夜生活的小酒馆,不仅要做全国连锁直营,更是意欲成为“酒馆第一股”。

根据招股书披露,2018年-2020年,海伦司实现收入分别为1.15亿元、5.65亿元和8.18亿元。后两年收入增幅分别为391.99%、44.81%。

在业绩快速增长的同时,海伦司定下三年开店目标。海伦司在招股书披露,预计2021年新增门店约400家,2023年底酒馆总量增加至约2200家。但截至招股书披露日,海伦司门店为372家,这也意味着三年时间,海伦司要净增1930家店。

海伦司在招股书中也表示,一家新酒馆开张,从选址到开张的时间大约需要2-3个月,并需要拓展部、财务部、运营中心、工程部以及营销部等多个部门的配合。

目前海伦司负责酒馆拓展员工为67名,另有1300名运营着372家门店。以此比例计算,按照海伦司的门店扩张计划,2200家门店预计需要397名员工负责酒馆拓展计划,并需要7689人负责酒馆运营。

这无疑将大幅增加海伦司的成本费用。截至2020年末,不考虑外包员工成本,海伦司员工福利及人力成本人均约9.43万元,短期租赁及其他相关费用平均每家门店需要9.05万元。若按照2200家门店计算,仅门店拓展及运营人员的员工薪酬便需要7.63亿元,短期租赁及其他相关费用共计1.99亿元。

仅仅上述两项,若开设2200家门店,海伦司需要支付的成本便有9.62亿元。此外,海伦司酒馆还需支付音乐授权费用、原材料采购以及营销推广费用等成本。

截至2020年末,海伦司收入仅有8亿元左右,经营利润仅有1.52亿元,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0.24亿元。若如期实现未来三年开店目标,海伦司拿什么撑起超9亿元的运营成本?

针对上述问题,海伦司对外媒体部门向搜狐财经表示,根据港交所要求,目前海伦司正处于静默期。有关上市相关的信息,可参考港交所披露招股书。

营收8亿,租赁负债5亿

根据招股书披露,2018年-2020年,海伦司实现收入分别为1.15亿元、5.65亿元和8.18亿元。其中,2019年营收实现翻倍增长,收入同比增长391.99%。仅一年时间,海伦司营收翻了两番。

值得关注的是,海伦司在2019年这一年,业绩出现明显节点性变化。搜狐财经盘点,截至2019年末的报告期内,海伦司实现经营利润约1.62亿元,同比增长440%,2018年同期为0.3亿元。经营利润率增长3个百分点至28.7%。

同时,直营酒馆实现收入约5.40亿元,同比增长682.61%;直营酒馆销售额也同比增长685.29%至5.34亿元。其中,一线城市、二线城市、三线城市及以下的酒馆销售额分别为0.51亿元、3.41亿元和1.42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2228.68%、771.90%和491.67%。

此外,单个直营酒馆日均销售额也同比增长82.46%至1.04万元,单个直营酒馆日均下单用户数量出现明显增长,下单用户由61.1个增长至96.4个。

业绩的高速增长,依赖于门店的快速扩张。2019年,海伦司门店数量净增加90家至252家,并预计在2023年扩张至约2200家。

随着门店快速扩张之下,海伦司物业租赁费用也逐渐积水成渊。2018年海伦司净流动负债为0.66亿元,到2020年增加到1.68亿元;租赁负债2018年为1.48亿元,到2020年增加到5.39亿元。

针对海伦司业绩增长与门店扩张,酒类营销专家蔡学飞分析认为,海伦司主要消费群体多集中于95后以及00后,主打平价概念,店内人均消费100元左右。因此其规模越大,酒馆的优势越明显。同时,酒馆在前期扩张期,主要目标在于规模和流量,利润并不是主要考虑因素。

但未来海伦司业绩增长能否与开店速度相匹配?

2020年,海伦司业绩增幅已出现明显放缓。根据海伦司招股书,2020年度,海伦司实现收入8.18亿元,同比增长44.78%。与2019年近4倍增长,相差345个百分点。

同时,直营酒馆收入约8.13亿元,同比增长50.56%;直营酒馆销售额同比增长51.12%至8.07亿元,但单个直营酒馆日均销售额仅增长4.81%至1.09万元。

相较于2019年的增幅,2020年各业绩指标增幅基本在两位数甚至个位数增长。可见,在实现爆发式增长后,海伦司酒馆的业绩增速开始冷却。

海伦司也在招股书中坦言,预计可能无法维持以往的扩张率。一方面,若新酒馆开业延误或者失败,可能会影响发展战略以及预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;另一方面,若新酒馆可以按照计划开设,但新酒馆在短期内可能不会实现盈利,或者与现有业绩持平。此外,未来能否增加现有酒馆销售额,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增加客流量以及顾客消费额。

直营+门店扩张的双重“后遗症”

按照海伦司的后续扩张目标,2021年将新增约400家门店,2022年预计新增630家门店,而2023年预计新增900家门店,最终于2023年末完成“门店总数2200家”的目标。

若不考虑关闭门店,2021年-2023年,海伦司门店数量预计增幅分别为113.97%、83.89%和65.17%,平均每天新开门店约1.09家、1.73家和2.47家。

对此,酒馆经营顾问、Scandal酒吧联合创始人Kevin Song向搜狐财经表示,在准备新开一家门店时,资金链需要至少准备三个月的流动资金。除了充足的资金储备,还需要经验丰富的经营团队,如类似星巴克可以直接复制经营模式的团队。但尽管如此,其对三年内上千家的门店扩张,依然保留质疑的态度。

海伦司这一门店扩张速度,在餐饮界甚至超过“学不会的海底捞”。公开数据显示,2020年,海底捞门店总数达到1298家,上年同期约768家,同比增长69.01%,平均每天开出1.5家门店。

截至今年2月底,海底捞新开门店约99家;5月初,海底捞新开门店已达到约200家,平均每天开店1.3家,开店速度较2020年有所下降。

而海伦司的开店扩张计划,在2022年、2023年将远高于海底捞。

2020年逆势开店的海底捞却也因此吃到苦头。根据海底捞财报显示,2020年全年,其实现营收约286亿元,同比仅增7.38%;净利润大幅下滑86.8%至3.09亿元。

在门店扩张上,海伦司选择了全部直营。为此海伦司海伦司先后与89家加盟酒馆签订资产转让协议,相关加盟酒馆的资产转让代价总额约2534.3万元。

直营模式下,海伦司需要不断的招纳新员工以及培养成熟店长接管新开业门店。

截至招股书披露,海伦司酒馆员工约1489名。其中,店长人数为420名,门店总数372家,按照一家一名店长计算,目前盈余店长48名。后备店长人数约267名,截至2021年末,海伦司目标开店379家,店长储备预计约315名,店长人数仍有短缺。

培养一名店长需要9个月,对于2022年目标开店630家,店长人才储备相对紧张。

自有酒饮毛利率近80%

据招股书显示,2018年-2020年,海伦司自有酒饮毛利率分别为71.4%、75.3%和78.4%,第三方酒饮在对应期间内的毛利率39.2%、52.8%、51.5%。

值得关注的是,超过70%的毛利率在行业中已是高位,几乎媲美夜店80%的平均毛利率。

在高额毛利率的情况下,海伦司净利润却出现下滑,随着门店数量增长的还有日积月累的经营成本。

搜狐财经盘点发现,2018年-2020年,综合原材料及消耗品、员工福利及人力成本以及财务费用等多项成本分别约1.05亿元、4.61亿元和7.52亿元,分别占比当年总收入91.30%、81.59%和91.93%。

但从收益来看,2018年-2020年,海伦司经调整净利润分别约1083.4万元、7913.6万元和7575.2万元,后两年分别同比增长630.44%、-4.28%;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0.10亿元、0.22亿元和0.24亿元,占比总收入分别为8.70%、3.89%和2.93%;资产回报率也并不高,分别为8.7%、19.8%和9.8%。

对此,SEEC联办传媒集团VP欧文表示,海伦司酒馆其实属于薄利多销的模式,当门店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,对于头部啤酒品牌吸引力较大。因此在门店开设时,选址将成为关键因素。

“对于门店后续盈利,更多在于合作酒企的年底返利,并通过流量获取端口,在聚拢大量年轻群体的同时,实现流量二次变现。同时,此时申请上市便是为了融资,以完成后续门店扩张计划等资金需求。”欧文表示。

15828111947
  • Q Q: 755277197
  • 微信: wendawen520
  • 客服微信二维码
  • 公众号二维码
微信公众号
  • 微信小程序二维码
微信小程序
Copyright © 2025 “领登网”版权所有  |  ICP证: 蜀ICP备15006691号-97  |  技术支持:框分类信息系统(v2024.1)  |  
川公网安备51010802032664号 成都国文互动科技有限公司
网页内的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由发布,交易时请注意识别信息的虚假,交易风险自负!网站内容如有侵犯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,举报信息、删除信息联系客服